(太原广播电视台张喜平主任提供)
一天之内,近900外来人员欣喜地办理了出入证。零工复工“热”了起来。
这是今天发生在马练营社区的事情。随着太原六城区“低风险”定位,应急响应变为三级,马练营社区务实按
规调整,低而不松,放管结合,为零工复工提供便利服务。
零工复工“热”,只是能够出外找工作了。这个群体年龄段是哪一节?大致从事什么工作?在太原务工的长短
期打算?未来有何设计?我们试图从问题的回答中,找出零工阶段性生存轨迹。
从排队的人群中,我们同15位年轻人商量聊一聊,有4人摇头拒绝,11人接受采访。
11人中有7人来自榆次、文水、平遥、临县、长治、石楼;有4人来自安徽、河北、河南。年龄在25到32之间。
学历初中毕业的3人,其他为中专、大专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基本稳定。单纯无目标来找工作的只有一人。他们中间
有销售、水电工、供货服务、建筑工人、司机等。基本认为所从事的工作较为稳定,最长的在太原干了10年,多数2
到3年。愿在太原安家的3人。坚决回家买房的3人。看机会等机会4人,说不来的1人。
总之,这里零工的临时性,远超“短时雇工”性质,具有相对稳定性。谈到未来设计时:1人认为城市机会多;
3人要尝试开店。剩下的基本没想过。
零工是最活跃的最基层的用工,是经济发展中,具有韧性般生存能力的元素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超过
一般人。我们祈盼疫情过后,对他们的影响降到最低。